香港楊氏太極拳總會 創辦人:馬偉煥、 羅琼、 徐滔
本會於1999年成立, 由楊家太極拳第四代楊守中宗師之門人馬偉煥、 羅琼、 徐滔等人創辦。宗旨為加強太極拳術的理論研究; 探索楊家太極拳的淵源、風格和特點;領悟其真諦並加以發揚光大。藉著定期舉辦太極拳推廣活動,使其普及化。另邀請國內外太極拳名家作學術交流, 從而提昇太極拳水平。
創會之初
楊家太極拳第四代宗師楊振銘(守中)老師【右圖】於一九四九年定居香港,三十六年以教太極拳為業,廣樹挑李,門下的資深弟子多數曾習太極長拳, 初期的黎學荀、張世賢、葉大德、宋耀文乃至中後期的徐滔、馬偉煥、羅瓊、馬容根、朱振舜、朱景雄等皆有深造。
一九八五年,楊守中老師逝世之後,香港楊式太極拳學會成立,敬聘楊振基宗師為創會導師,對太極長拳承傳更明確施於實際程式,使整個楊式太極拳武術體系更趨完整,承先啟後共同努力。
香港楊式太極拳總會前身為香港楊式太極拳學會,於1999年正式註冊成立。香港楊式太極拳總會是由一群太極拳愛好者組成的非牟利團體, 創會宗旨是以弘揚楊式太極拳,並推動此項健康運動為己任。
香港楊式太極拳總會,致力於加強太極拳術的理論和研究,探索楊家太極拳的淵源、風格和特點;掌握其真締並發揚光大。 進而提高太極拳運動水平,使這項運動更廣泛,更普及和更深入地發展。同時定期舉辦太極拳推廣活動,並邀請國內和國外太極拳名家作學術交流。
楊家太極拳第四代宗師
楊振銘 (守中)
太極源流
太極拳的出現
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清朝道光年間,河北廣平府的永年城西大街道北有間葯店「泰和堂」 (後改太和堂),東主陳德瑚是河南陳家溝人,因社會治安不寧,僱用護院陳雲亭,(陳長興1771-1853),本業標師,走鏢在山東、河北一帶,精太極拳,受僱作護院,並教店員學習武術,保店自衛,少年楊露禪,李伯魁是永年人,也因此而有機會得陳長興授以太極拳,後來,楊露禪學成,隨陳長興投身保鏢行業,晚年,父子簽盟京都「得勝鏢局」,並在北京設帳授徒,將太極拳發揚光大,百年間經四代傳播而普及全國,使陳長興的技藝真傳綿續,使永年廣府鎮成為真正的太極拳發祥地
楊家太極拳傳承
香港楊式太極拳學會 馬偉煥
源自傳統文化
太極拳的發源地
今廣府鎮即是永年古城(見左圖),地處邯鄲東北六十里,古稱曲梁郡,後魏改為廣平郡,北周於郡置洺州,隋末竇建德稱帝時(公元611-612年)建都于此, 遺跡至今尤存,明清以後,設廣平府,並設有文武考場,為冀南經濟文化重鎮,冀魯豫晉四省商客雲集,至民國然後改為永年縣。 明祟幀七年(1635年),有河南懷慶府溫縣人,陳姓藥商在城西大街的道北開設了一家「泰和堂」藥店,由于經營有道,店務興隆,逾百年後,至清嘉慶十八年(1814年),泰和堂為第五代店東陳德瑚執掌。 為保店自衛,顧武師護院,適聞家鄉陳家溝有鏢師陳長興,精內家綿拳,原押鏢走冀魯,今賦閒居家。 乃邀聘陳長興來永年太和堂為看家護院,並教陳氏子弟及店員習武護店。 陳長興到永年,最初教陳姓弟子砲捶,後永年人來學,則傳授一種動作柔緩的綿拳稱太極拳。 四十年前永年人尤循舊習稱綿拳,今已不多聞。而當時太和堂練拳有一少年店員,名叫楊露禪,也就是今日楊氏太極拳宗師。
馬偉煥老師
出生于1937年,為楊氏太極拳第五代資深傳人,楊守中宗師資深弟子,中國武術八段,首屆中國太極拳名家聯誼會首席會員,廣東省武術文化研究會顧問,南開大學客席教授,香港楊氏太極拳總會創會會長,中華射藝總會(香港)創會顧問。
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
香港楊式太極拳總會
香港楊式太極拳總會,致力於加強太極拳術的理論和研究,探索楊家太極拳的淵源、風格和特點;掌握其真締並發揚光大。 進而提高太極拳運動水平,使這項運動更廣泛,更普及和更深入地發展。同時定期舉辦太極拳推廣活動,並邀請國內和國外太極拳名家作學術交流。
屬會
香港楊式太極拳總會前身為香港楊式太極拳學會,於 1999年正式註冊成立。香港楊式太極拳總會,致力於加強太極拳術的理論和研究,探索楊家太極拳的淵源、風格和特點;掌握其真締並發揚光大。 進而提高太極拳運動水平,使這項運動更廣泛,更普及和更深入地發展。同時定期舉辦太極拳比賽和推廣活動,並邀請國內和國外太極拳名家作學術交流。